“金萧英烈纪念设施就是为了纪念金萧抗日英烈而建造的……”红色薪火,代代相传。近期,在浙江省诸暨市璜山镇黄家店村,时常有学生和群众来到金萧英烈纪念碑前重温这段历史,缅怀先烈。
“枪支儿尖,枪支儿长,枪支儿挥舞发亮光……”在黄家店村,提起金萧支队,不少人都会唱起这首金萧支队队歌。1943年12月,金萧支队在这里诞生。这支英勇善战、纪律严明的人民抗日武装,纵横驰骋,浴血奋战,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浙东地区领导的核心抗日武装,为创建和发展金萧抗日根据地,建立了不朽功绩。为纪念这段光辉岁月,诸暨市政府在黄家店村建起了纪念碑、纪念馆等相关纪念设施。
然而,2024年3月,“益心为公”志愿者向诸暨市检察院反映,金萧英烈纪念设施存在破损情况。接到线索后,该院立即对纪念设施等重要红色文化史迹保护情况开展实地调查。调查发现,纪念碑护栏坍塌,周边道路杂草丛生,部分烈士事迹碑断落,石挡墙结构不牢固,存在较大安全隐患。
诸暨市检察院立即向属地镇政府制发公益诉讼检察建议,建议属地政府采取有效措施,及时对金萧英烈纪念设施毁损事项妥善处理落实。
“‘金萧精神’是我们村乃至整个诸暨一份非常重要的红色文化遗产。我们此前多次维修纪念碑,但由于地处山区,纪念碑建在一处高坡上,特殊的地形导致纪念碑依然不时发生坍塌,也许只有易址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。”针对该问题,该村党支部书记提出方案。
考虑到易地迁建并无明确标准,2024年5月,诸暨市检察院在联合专业人员进行多次现场踏勘的基础上,邀请属地政府、职能部门、人大代表、村民代表、专家学者等,就金萧抗日英烈纪念设施易地迁建方案进行公开听证。与会人员一致认为,由于地质因素影响,就地修复不利于纪念设施保护,易地迁建方案具备可行性。
之后,该院推动相关单位就报批程序、易址地块、资金、建设方案等问题进行磋商,提出将金萧抗日英烈纪念设施易地迁建与黄家店村“金萧共享园”在建红色文化项目融合,以增强研学实效性,进一步宣扬红色理念,捍卫英烈荣光。最终,相关单位确定了易地迁建新址的详细方案。
在多方协同推进下,今年4月,这座投资50余万元,占地300多平方米、高约20多米的崭新的金萧英烈纪念碑巍然矗立在该村的金萧共享园内。同时,金萧共享园研学基地项目中“香莲妈妈”故居、朱学勉等烈士宿舍、金萧支队训练基地等其他项目修复建设也正在有序推进中。
为进一步加强红色纪念设施的保护,诸暨市检察院还联合诸暨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等部门联合制发《关于加强、改善红色文物和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工作协作的实施意见》,构建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协调联动机制,凝聚常态化、长效化保护合力。
金萧支队是抗日战争时期活跃在浙东金萧地区的重要抗日武装力量,全称为“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金萧线人民抗日自卫支队”。
1943年12月,为加强浙赣铁路金(华)萧(山)段两侧抗日游击战争,中共浙东区党委决定组建金萧支队,支队以诸暨为中心,活动范围涵盖浙江省萧山、义乌、浦江等地区。
金萧支队成立后,依托会稽山、四明山等山地地形,开展灵活机动的游击战争,多次粉碎日伪军的“清乡”“扫荡”,有力地打击了日本侵略军,极大地鼓舞了人民群众的抗日斗志。
支队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政权,组织农会、妇女会等团体,形成全民抗战的局面。至抗战胜利时,金萧支队建立了金义浦兰、诸义东等抗日根据地,为浙东抗战胜利作出重要贡献。
(来源:检察日报·检察新闻版 作者:林群晗 阮家骅 何若愚)
人人顺配资-人人顺配资官网-配资选股-股票配资中心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