印度,这个自诩为“第二大”国家,在自信心方面可谓无人能敌。最擅长的事之一,就是将自己的“小胜”宣传成“大胜”,哪怕是接近在边境被敌国打到首都,他们依然能制作出自己“战胜”的电影。近期,印度耗费巨资引进的阵风战斗机,在与巴基斯坦的空战中被对方的歼-10CE狠狠压制。尽管印度选择继续嘴硬,但他们也意识到,单凭阵风战斗机,不仅在与中国的对抗中毫无胜算,甚至连巴基斯坦也打不过。因此,印度又一次开启了“造神运动”,从将阵风捧上“改变空战规则”的神坛,到如今宣称新款的光辉战斗机将超越阵风,声势浩大。
在7月11日,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(DRDO)的高级科学家香卡尔公开表示,光辉MK2战斗机将具备与阵风战斗机相媲美的性能,甚至在一些关键技术参数上超越阵风。这一消息一经发布,印度媒体便迅速陷入了狂热的报道中,将光辉MK2从最初的“媲美阵风”提升到“吊打阵风”的高度。更有甚者,印度此前曾宣传阵风战斗机能胜过中国的歼-20,如此一来,光辉MK2岂不是意味着它将有能力击败歼-20?这无疑是印度在“战胜”法国与中国的象征。
展开剩余80%提到“光辉”战斗机,它对中国军迷来说并不陌生,正如印度的“阿琼”主战坦克和“维克兰特”号航母一样,它是印度国产武器的代表。然而,这三款武器有一个共同点,那就是“难产”。从项目立项到最终服役,它们的研发周期都超过了30年。即便如此,印度仍需大量依赖外国技术才能勉强交付军方。而这些武器的服役,却往往是刚刚投入使用便因技术落后而面临尴尬局面。
光辉战斗机的初始作战能力在2011年才具备,而在2015年才开始量产交付。那时的光辉MK1配备了普通的机械扫描雷达,最大起飞重量为13.5吨,作战半径仅有500公里,拥有7个武器挂点。由于印度空军对光辉MK1性能不甚满意,最终仅采购了26架光辉MK1。到了2021年,印度再次订购了83架光辉MK1A型战斗机,单架价格超过8000万美元,比苏-30MKI战斗机还要贵。光辉MK1A的进步主要体现在配备了以色列的EI/M2052有源相控阵雷达,探测距离可达150公里,并且增加了空中加油、自我保护干扰器等多项先进系统。相较于MK1,MK1A在性能上有所提升,但仍与同类战斗机存在较大差距。
然而,光辉MK1A虽然在纸面上与枭龙Block3相当,但问题在于枭龙早已服役多年,并且在印巴空战中表现不俗。而光辉MK1A却在2024年才完成首飞,计划中的交付时间一再推迟,估计又将成为印度军工“跳票”的一部分。印度总是习惯高瞻远瞩,却往往忽视了脚踏实地的基本功。在光辉MK1A尚未完全搞定的情况下,印度便开始了光辉MK2的研发,计划在2023年首飞,2028年服役。但时至今日,光辉MK2的原型机仍未问世,距离服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
尽管如此,印度仍然在大力宣传光辉MK2的先进性,制作了许多精美的模型和PPT,试图向世界证明其“强大的国产战斗机”。光辉MK1和MK1A均采用了无尾三角翼设计,整体外形类似于幻影2000的缩小版,而光辉MK2则作出了大胆的改进。与歼-10、阵风等战机相似,光辉MK2采用了鸭式气动布局,动力系统从F404升级为F414,最大飞行速度从1.6马赫提升到1.8马赫,最大起飞重量也达到了近17吨。光辉MK2的作战半径提升至700公里,机体也经过扩展,具备了更强的作战能力。
光辉MK2最显著的提升之一是它的雷达系统,计划采用印度自主研发的有源相控阵雷达,并装备阿斯特拉MK2空空导弹,尽管这一导弹目前也还处于研发阶段。此外,光辉MK2的载弹量也达到了6.5吨,拥有11个武器挂点,这一点甚至超过了歼-10C。与歼-10C不同,光辉MK2在武器挂载方面有更多优势,能够在携带三个副油箱的情况下,携带多达8枚导弹。
然而,尽管光辉MK2在理论上拥有许多优势,印度空军面临的一个最大问题是,光辉MK2的服役时间仍遥遥无期。最大的技术瓶颈之一便是它的核心发动机F414,虽然美国已经同意向印度提供技术支持,但这一承诺似乎仍然是美国为印度画的一张大饼。印度此时只能依赖美国的发动机,而如果美国随时决定停止供应,这对光辉MK2的生产与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。
另外,光辉MK2还面临雷达与弹射座椅的技术瓶颈。印度原本计划为光辉MK2配备国产有源相控阵雷达,但这一雷达的研发进度一直滞后,若不能按时交付,光辉MK2只能继续依赖以色列的雷达。而弹射座椅方面,印度没有技术积累,只能从英国购买马丁贝克座椅。如此一来,印度的光辉战斗机只能在国外技术的依赖下生存,无法实现真正的自主研发。
最终,尽管有些人可能会拿中国的C919民航飞机与印度的光辉战斗机做类比,认为两者都使用了大量的外国设备,但民用飞机与军用飞机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。民用飞机使用外国设备并不意味着中国无法自给自足,而是出于经济、适航证等多方面的考虑。相比之下,军用飞机必须要有高度的自主性,才能确保在战时不被“卡脖子”。中国的歼-10C、歼-16、歼-20等战机已经完全实现了自主化,而印度的光辉战斗机始终无法摆脱对外国技术的依赖。
从光辉MK2“吊打阵风”的宣传中,我们可以看到的并不是印度军工的真正进步,而是他们试图通过“口头超越”来掩盖自己在工业基础和研发体系上的不足。与中国的歼-10相比,光辉MK2无疑有着巨大的差距。中国一步一个脚印,从对标F-16的歼-10发展到如今能够击败西方四代半战机的歼-20,而印度却始终在“吹”与“空谈”之间徘徊。
发布于:天津市人人顺配资-人人顺配资官网-配资选股-股票配资中心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